“融+课程”,构筑自然过渡的绿色“跑道”
保教视点·聚焦幼小科学衔接
“幼儿园怎样将入学准备教育融入儿童一日生活?教师如何实施才能避免‘船过无痕’的无效准备和‘雁过拔毛’的过度准备?”
“小学在坚持‘零起点’、缓坡度、慢进度的前提下,一年级教师到底通过什么载体、用什么方式、做到什么程度,才能有效实施入学适应教育?”
“家长如果不能简单地把孩子送到幼小衔接培训班,那么应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
这是幼小衔接工作中来自幼儿园、小学、家长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威海市“幼小衔接”项目组历经两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微团队和微项目“双微驱动”、园校共同体“双向联动”、立体式联合教研“全面启动”等,基本做到了让科学理念入心、入脑,但如何在此基础上让教师、家长入手?项目组追根溯源,研发了幼小科学衔接“融+课程”,以期为衔接工作落地见效提供专业支架和有力保障。
“融+课程”— 幼小贯通课程目标
“融+课程”是项目组自主研发的科学衔接课程,其中包括幼儿园以小班为起点融入集体教学、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的入学准备课程,和小学一、二年级融合国家学科课程、生活活动课程、主题课程的入学适应课程两部分。每部分又包括身心准备(适应)、生活准备(适应)、社会准备(适应)和学习准备(适应)四方面内容。
“融+课程”的开发,在课程目标上,以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为纲,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不随意拔高和抢跑;在课程内容上,幼儿园阶段遵循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课程观,小学阶段既要深研现有的国家学科课程和生活活动课程,做到内容不交叉、不重叠、不重合,又要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需求,以问题为导向适度开发主题课程;在课程实施上,遵循各学段原有的教学计划,适时渗透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不额外加重儿童的负担;在课程评价上,遵循持续性评价的原则,重视对儿童进行发展性、形成性评价,发挥评价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
“融+课程”以单元的方式编排,每个单元每节最后都设计了家(园)校共育环节,明确家长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具体要求和建议,主要在以小班为起点的幼儿园全程和小学一、二年级实施。
幼儿园— 为“堵点”亮盏信号灯
幼儿园“融+课程”,通过融入儿童一日生活进行入学准备教育。“这与幼儿园原来的园本课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这是幼儿园教师(家长)最大的困惑,也是实施入学准备教育的“堵点”。“融+课程”为教师(家长)点亮续航的信号灯,多维度疏通堵点。
信号1:脑中有方向。“融+课程”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指标与小学阶段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课程目标进行对接,每一单元都将3—7岁儿童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和具体表现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在本单元的开头部分,实现课程目标序列化,方便教师准确把握目标,不过低、不拔高,不断从舒适区向发展区跳跃。以生活准备与适应中的“劳动”主题为例:在幼儿园,这个主题的发展目标是“参与劳动”,具体表现为在小班“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而到了小学,这个主题的发展目标是“热爱劳动”,具体表现为“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劳动,能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
信号2:手中有内容。在幼儿园阶段,“融+课程”的内容以活动的方式呈现,每单元由多个活动组成,既有一日流程中的常规活动,同时也以主题为牵引,自主研发综合性主题课程。以上文“劳动”主题为例:大班第六单元设计了集体教学活动“我会扫地”、体育游戏“废旧物大作战”等5个活动,同时自主研发了一个主题活动“种植小能手”。这些活动也会按照年龄段目标,精心设计具体活动内容和要求,比如在小班,“种植小能手”重点是种植、养护表征,而到了大班则增加了分享、探究、记录等更高的要求,实现课程内容序列化,既求同也存异。
信号3:心中有标准。幼儿园没有固定的教材可依,“融+课程”为教师实施入学准备教育提供活动参考和指导。为了让教师做到有的放矢,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设计了“评估表征”环节,坚持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评价一体化。如在上文提到的“我会扫地”集体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方便教师(家长)自我评价和反思,我们在活动前设计了与目标相匹配的3个评价内容,在活动后对每个评价内容又分设一星、二星、三星3项评价标准。评价采用自评、他评、师评、家长评的多元主体参与形式,以每个儿童的动作和能力水平发展为依据作评价,尊重个体差异,给予个别化指导。
小学— 为“难点”搭座立交桥
小学阶段,“融+课程”中的入学适应教育是以国家学科课程融合实施为主体,以生活课程和主题课程融合实施为两翼系统构建的。其中,“学科融+”是指国家课程各学科要依据教材内容融合入学适应教育目标和建议;“生活融+”是指围绕小学生在校生活活动渗透入学适应教育目标和建议;“主题融+”则是针对前两种课程都无法达成的入学适应教育目标和建议而专门开发的主题课程。然而,“融+课程”在具体操作上,面临着什么时间、什么方式、什么人员来实施的难点。为此,项目组为小学一、二年级教师(家长)搭建起了网状的立交桥,多路径突破难点。
路径1:整合时间。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刚入校第一个月的入学适应期,“融+课程”在坚持“零起点”教学的前提下,设置“入学适应周”,采取长短课时相结合等方式,顺应儿童心智渐进发展的规律,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同时,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除了将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学习方式融入学科课程和主题课程之外,还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探索体验式学习。例如,对标幼儿园生活准备中的种植活动,小学也利用综合实践课开展与种植相关的劳动课,实现种植活动在小学的延续和进阶。
路径2:整合空间。“融+课程”在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面,为入学初期的小学生创设与幼儿园接近且较为宽松包容的环境,开辟自主学习的活动场所,缓解入学初期的紧张和焦虑。例如,班级阅读角、游戏角、植物角,与幼儿园区域活动对接;一年级教学区域的楼梯、走廊和过道布置的“开放书吧”“益智游戏区”“创意涂鸦区”,与幼儿园的自主游戏区对接。
路径3:整合内容。小学阶段,入学适应教育更强调与国家学科课程、生活活动课程等的融合。以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四节“我爱学习”为例:“我爱学习”在语文、数学、科学3个学科中融合实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编排了3个内容:数学学科课程“找找周围的数”、生活课程“数字游戏”和主题课程“我和数字交朋友”。在教学方式上,增加游戏环节,包括寻找校园操场上、教室里、身体上的数等,凸显了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路径4:整合人员。“融+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全程、全员行动,还应该是家、园、校、社等各方的协同联动。
课程是跑道,信号灯亮出方向标,畅通扑面而来;课程是跑道,立交桥打出分流牌,殊途也能同归。在幼小协同的跑道上,教师是教练,家长是助教,社会是裁判,作为幼儿园和小学培养的运动员——儿童,将沿着“融+课程”这条自然过渡的绿色“跑道”,茁壮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鸣幼儿园
本文标签: